本公报主要介绍2016年凉山州气候概况、主要气象要素的时空分布特点,以及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对凉山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影响评价。
2016年,全州平均气温15.3℃,较历年平均值偏高0.5℃,全州8月、10月平均气温创历史同期最高值,夏季平均气温创历史同期次高值;平均降水量1154.2毫米,较历年平均值偏多15%;平均日照时数1971.3 小时,较历年平均值偏多0.4%。
2016年,全州冬干、春旱强度轻于常年,伏旱强度中等;雨季开始期大部偏早,降水总量正常,但时空分布不均匀。年内冷空气活动频繁,强降温天气较多;共出现暴雨39站次,较常年偏多44%。5月22日,全州出现区域性暴雨天气,出现时间历史次早;6月4日16~20时,昭觉、美姑、宁南、越西等9县(市)出现冰雹灾害,累计81乡镇14.7万人受灾,直接经济损失2.82亿元;9月1~9日及14~29日,州内大部地区出现了两段连阴雨天气,10月上旬后期到中旬前期,州东部、北部地区出现了连阴雨天气,对作物生长造成了影响。经综合分析评估,2016年凉山州为一般气候年景年份。
据州民政局统计,2016年全州因气象及其衍生灾害共造成42.4万人受灾,2人死亡,5人失踪,紧急转移安置人口5514人,直接经济损失6.02亿元,其中农业经济损失4.25亿元。各种气象灾害中,以冰雹、暴雨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最重;各县中昭觉因灾损失1.45亿元,其次为金阳0.88亿元,西昌0.69亿元,越西0.68亿元,其余各县损失都在0.4亿元以下。
一、基本气候概况
2016年,全州平均气温15.3℃,较常年偏高0.5℃。四季气温中冬季偏低0.6℃,春季正常,夏、秋季偏高0.7~0.9℃,全州夏季平均气温创历史同期次高值;全州年平均降水量1154.2毫米,全州年平均日照时数1971.3小时,降水、日照年及各时段总量正常,但时空分布略有差异。
1.气温
2016年,全州平均气温15.3℃,14县(市)年平均气温在12.0~18.0℃之间,宁南19.2℃为全州最高,布拖10.9℃为全州最低。除越西、冕宁、昭觉、会理、甘洛偏高0.7~1.0℃外,其余地区接近常年。2016年,年平均气温冕宁创历史同期最高值,昭觉与历史同期次高值齐平,夏季气温会理、普格与历史同期最高值齐平,德昌、甘洛、昭觉创历史同期次高值,布拖与历史同期次高值齐平;秋季气温会理创历史同期最高值,木里创历史同期次高值。
全州各月平均气温中,除2月异常偏低,3、5、7、12月偏高,8、10月异常偏高外,其余各月正常。其中,全州8月、10月平均气温创历史同期最高值;8月气温,西昌、木里、德昌、会理、喜德、冕宁、甘洛创历史同期最高值,越西与历史最高值齐平;10月气温,木里、会理、普格、布拖、昭觉、越西创历史同期最高值,金阳与历史同期最高值齐平;西昌、盐源、德昌、喜德、美姑创历史同期次高值,冕宁与历史同期次高值齐平;12月气温,木里、会理、金阳、冕宁、甘洛、雷波创历史同期最高值,昭觉、美姑创历史同期次高值,喜德与历史同期次高值齐平。
2.降水
凉山州2016年平均降水量1154.2毫米,较常年偏多15%,属正常值;其中宁南、布拖、昭觉、美姑、雷波、冕宁偏多约2~4成,其余县接近常年。2016年,年降水量,冕宁创历史同期最多值;汛期降水量,甘洛创历史同期最多值,宁南创历史同期次多值;夏季降水量,雷波创历史同期最多值;秋季降水量,宁南创历史同期第三多值。
2016年各月降水量中,8月、10月偏少约3成,1月、5月、7月、12月正常,11月特别偏多约1.7倍;其余月份偏多3~9成。其中,全州6月、11月平均降水量创历史同期最多值;4月降水量,会东创历史同期最多值,越西、喜德、昭觉、会理创历史同期次多值;6月降水量,西昌、宁南、昭觉创历史同期最多值,美姑、冕宁、喜德、布拖创历史同期次多值;9月降水量,甘洛创历史同期次多值;10月降水量,西昌、美姑创历史同期次少值,11月降水量,西昌、木里、昭觉、喜德、美姑创历史同期最多值,布拖、盐源创历史同期次多值。
3.日照
2016年凉山州平均日照时数为1971.3 小时,较常年偏多0.4%,属正常值。其中,州西部、中部、南部及布拖2060~2530小时,雷波1008.3小时,其余地区1509~1942小时。2016年,各县年日照时数接近常年。2016年日照时数,盐源为历史同期最少值。
2016年全州各月日照时数中,2月、9月偏少约2~4成,8月、10月偏多约3成,其余月份接近常年。4月日照,盐源为历史同期最少值;8月日照,木里为1991年迁站以来最少值;9月日照,喜德为历史同期最少值,美姑为1998年迁站以来最少值;10月日照,美姑为1998年迁站以来最多值。
二、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及其影响
1.干旱
季节性冬干 2015年12月~2016年2月,州内出现了8次较大范围的降雨雪天气过程,改善了土壤墒情,除盐源、会理、会东、喜德、甘洛、美姑降水偏少外,州内其余地区降水正常到偏多,有效阻止了冬干发展,同时降低了高森林火险气象等级。经综合评估,2016年为冬干偏轻年份,轻于常年。
春旱 季内,14县(市)出现了15天以上降水不足10毫米的少雨时段,其中德昌、会理连续27天降水量不足10毫米,为春旱最重地区。据凉山州民政局统计,各县无明显旱灾损失。经综合评估,2016年为春旱强度偏轻年份,轻于常年。
伏旱 8月,除越西、喜德、布拖外,州内其余14县(市)相继出现了连续10~20天降水总量不足10毫米的少雨时段。其中,德昌、木里为重伏旱,其余地区为中等强度的伏旱,无明显灾情。经综合评估,2016年为伏旱中等强度年份。
2.强降温及低温天气
低温冰冻 1月21~27日,冕宁、越西、喜德、雷波、美姑、昭觉、布拖出现了连续2~6天日平均气温低于0℃的低温冰冻天气;2月1~7日、14~17日、23~25日,美姑、昭觉、布拖分别出现了1~7天日平均气温低于0℃的低温冰冻天气,对当地公路交通运输和电力设施的维护有一定不利影响。
强降温 受冷空气影响,州内分别于1月21~24日、2月1~2日、2月13~15日2月21~25日、3月8~10日、3月21~24日出现强降温天气过程。其中影响较大的过程有:
①1月21~24日,州内自北向南出现了一次明显的降温和降雨雪天气过程,会理、会东、喜德、西昌、德昌、普格、宁南、布拖过程降温幅度达11.3~17.7℃,州内其余地区气温大部下降了7~10℃。冷空气影响期间,州内大部地区出现了雨雪天气,其中23日布拖降了暴雪,昭觉降了大雪,雷波降了中雪;24日布拖降了大雪,昭觉、雷波降了中雪,州内其余地区降了小雨雪。海拔较高地区的降雪天气,对道路交通造成了较大影响,尤其是昭觉、布拖等地境内公路交通受阻严重。据有关新闻报道,此次强降温和降雨雪天气过程期间,州内多地海拔较高的公路路段积雪结冰,多地公路交通运输实行了交通管制,昭觉、布拖、雷波、美姑、普格、宁南等县境内和通往西昌方向的客运车辆也都停发,雅西高速多个站点关闭。
②2月1~2日,西昌、德昌、普格、宁南日平均气温下降了7~8℃,州内其余地区气温下降了3~5℃,1日普格降了大雪,昭觉、布拖降了中雪,其余地区降了小雨雪。
③2月13~15日,美姑、布拖、昭觉日平均气温下降了14~15℃,州内其余大部地区气温下降了6~11℃。
④2月21~25日,西昌、德昌、普格、会理、会东、木里、盐源日平均气温下降了7~9℃,23日布拖降了暴雪、昭觉降了中雪。
⑤3月8~10日美姑、甘洛、昭觉、布拖、金阳、宁南、雷波日平均气温下降了8.7~11.3℃,州内其余地区气温下降了4~7℃。
⑥3月21~24日,西昌、德昌、普格、宁南、会理、会东、木里、金阳、布拖日平均气温下降了8.4~13.8℃,州内其余地区气温下降了约5~7℃。
春播低温 3月23~30日,木里、盐源、雷波、美姑、昭觉、布拖出现了4~8天日平均气温低于10℃的低温天气,对当地春播春种不利。
3.雨季开始期
4月上旬后期开始,州内降水逐渐增多,喜德、雷波、美姑、昭觉、布拖于4月8~21日相继进入雨季,较常年同期提前28~44天。甘洛、金阳、越西、冕宁、西昌、德昌、普格、宁南、盐源、会理、会东11县市于4月28日~5月22日相继进入雨季,较常年同期提前4~18天,木里6月15日进入雨季,较常年同期推迟13天。
4.暴雨、洪涝
2016年,共出现暴雨39站次(大暴雨1站次),较常年同期偏多44%。5月22日,全州出现区域性暴雨天气,出现时间仅晚于2007年。5月22日会理、会东,6月15日宁南、19日冕宁,7月6日雷波,8月11日普格、30日宁南、冕宁,9月4日宁南、7日会理、16日会东、9月4日宁南、7日会理、16日会东,11月8日西昌日降水量超过60毫米,达到洪涝标准;7月15日会理日降水104.1毫米,为全州最大日降水量,达到严重洪涝标准。主要洪涝灾情有:
①5月22日,全州出现区域性暴雨天气,出现时间仅晚于2007年。德昌、普格、宁南、会理、会东县城及45个乡镇降了暴雨,过程日最大降水量84.4毫米出现在会东县淌塘乡,会理、会东22日降水量超过60毫米达到洪涝标准。据州防汛办和州民政局统计,由于预警及时,避险措施到位,无明显灾情。
②6月6日20时~7日08时,雷波县普降大到暴雨,局部降大暴雨,其中6月6日21时左右永盛、锦城片区遭受冰雹灾害。经县政府办统计,此次暴雨、冰雹主要造成永盛中心乡、溪洛米乡等10个乡(镇)7820人不同程度受灾,妥善转移安置群众205户582人;受损房屋2135间(主要为屋瓦受损),倒塌房屋23间,太阳能损毁109个;农作物受灾1602.6公顷,其中成灾641.0公顷,绝收256.0公顷。直接经济损失1593.0万元,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110.0万元,家庭财产损失483.0万元。
③6月18日20时~19日12时,美姑县普降大到暴雨,局部暴雨,造成7个乡10097人不同程度受灾。马铃薯轻灾100.3公顷、重灾48.7公顷,玉米重灾146.7公顷,荞麦重灾76.1公顷,冲毁耕地0.3公顷;损坏嫁接核桃1300棵;造成危房14间;损毁蓄水池2座、自来水管1千米、电杆4根,多处省、县、乡、村道塌方中断。预计经济损失960万元。
④6月24~26日,西昌市出现区域性大雨,局部暴雨天气过程,樟木箐、高草等乡镇不同程度受灾。全市受灾人口约19960人,倒塌房屋6间,严重损坏23间,170间房屋进水,紧急转移安置群众10人。玉米、水稻、烤烟等农作物大面积被淹没,受灾面积约1187.34公顷,其中成灾面积约905.71公顷,绝收面积约75.63公顷,部分河堤、乡村道路被冲毁,大兴乡境内1座桥梁被冲垮,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323.13万元,其中农业经济损失约701.13万元,基础设施损失约496万元,家庭财产损失约126万元。
⑤7月5日08时至6日08时,雷波县普降大到暴雨,局部大暴雨。造成省道307塌方11处2000余方,路基垮塌0.35千米;县道屏美路路面水毁2.7千米,路基冲垮1.7千米,塌方1.2万方;汶白路、汶永路等乡村路路面水毁21.32千米,路基冲垮5.4千米,塌方5.08万方;通村公路受损共计158个村,其中受损严重的47个村断道无法通行。8条10KV输电线路停运,山棱岗乡等15个乡镇共计360个台区停止供电。此次灾害受灾人口1518人,转移安置群众113人;房屋受损163间,倒塌31间;农作物受灾1134.28公顷,其中成灾89.97公顷,绝收52.8公顷;直接经济损失3361.3万元,其中:道路交通、农田水利、电力等基础设施损失3051万元,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18.7万元,家庭财产损失191.6万元。
⑥7月5日晚到6日晚,木里县芽祖乡出现一次强雷雨天气过程,过程降雨量29.7毫米,芽祖乡两个村6个组145户632人受灾,农作物受灾13公顷,成灾8公顷,绝收6公顷,房屋损坏31间,倒塌7间,通村公路塌方0.2千米,通乡公路塌方0.2千米,交通中断导致3个村2000余人出行受阻,造成经济损失36万元。
5.高温
5月5~8日,金阳、宁南出现了连续2~3天日最高气温高于35℃的高温天气;11日甘洛、12日西昌、德昌、宁南,30~31日宁南、金阳再次出现了1~2天日最高气温高于35℃的高温天气。
8月中下旬,甘洛、德昌、金阳、宁南、西昌出现了4~12天日最高气温≥35℃的高温天气,其中甘洛出现了5天、金阳出现了1天日最高气温≥38℃的高温日。23日甘洛最高气温39.4℃、24日金阳最高气温38.3℃,均创当地历史日最高气温第三高值。
6.地质灾害 2016年,地质灾害偶有发生,发生频率及损失轻于常年。
①6月26日凌晨,美姑县佐戈依达乡八千洛村四组发生山体滑坡。16户79人受灾,74人成功避让,5人失踪,失踪人员为:吉克约布,其父亲及其两子一女。据了解,滑坡当晚未下雨,滑坡系连续十多天强降雨致使土地表层浸水严重饱和,土壤松动引起。滑坡体积约600万方,损毁耕地20.0公顷,导致5户房屋倒塌、1户被掩埋,10户受滑坡体影响需异地搬迁安置。玉米绝收23.3公顷、马铃薯绝收10.0公顷;掩埋四大牲畜146头(只)、家禽290只;家庭财产损失41万元;损毁现粮62万斤;冲毁林地3.2公顷;损毁经济林木3806株。冲毁村道、路基多处,电杆倒塌7杆,损毁水管5千米。预计经济损失526万余元。
②7月5日到6日,普格县大槽乡出现暴雨、冰雹、山体滑坡灾害,179人受灾,安全转移98人。农作物受灾243.9公顷:烤烟受灾157.9公顷(其中绝收69.8公顷,重灾88.1公顷),玉米0.7公顷,马铃薯76.4公顷,荞麦8.9公顷;核桃损毁91株;家禽损失8668只。灾害造成农业经济损失400万元。
③7月14日,越西县瓦岩乡因暴雨引发山洪灾害,截至7月17日,灾害造成瓦岩乡、板桥乡等8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,受灾群众10688人,成功转移4089人,抢险救灾过程中一人意外落水死亡,房屋倒塌65户192间,严重受损28户84间,农作物受灾533.5公顷,成灾377.1公顷,绝收面积156.4公顷,直接经济损失6000余万元,其中农业经济损失2723.6万元。
7. 冰雹大风
①5月6日16时20分左右,雷波县黄琅中心镇片区突降冰雹,持续时间7~10分钟,黄琅中心镇及中田乡的店子坪村、中田村和干池塘村等8个村43个组5050人不同程度受灾。灾害造成农作物受灾311公顷(其中,成灾124公顷,绝收50.1公顷);造成部分房屋、太阳能、水管、车辆等不同程度受损,其中房屋受损646间(多为土坯瓦房),直接经济损失166.1万元(其中,农业经济损失101.5万元,家庭财产损失64.6万元)。
②5月10日17时30分左右,盐源县平坝片区、树河片区、右所片区出现强对流天气过程,境内卫城、干海、双河、大河、白乌等乡镇遭受了冰雹、短时强降水、阵性大风灾害。据有关部门统计:此次冰雹灾害受灾农户11457户50476人,房屋受损30户;农作物不同程度受灾5833.3公顷,其中:烤烟受灾1554.9公顷,成灾259.1公顷;苹果受灾1539.9公顷,成灾1077.9公顷;海椒受灾1016.6公顷,成灾304.9公顷;核桃受灾688.3公顷,成灾206.5公顷;花椒受灾1027.9公顷,成灾308.3公顷。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4950万元。按照气象灾害评估分级处置标准,此次盐源县局地短时冰雹天气过程造成的灾害属中型气象灾害。
③5月10日晚到11日,木里县列瓦乡、克尔乡、博科乡、瓦厂镇、乔瓦镇出现短时强降水、冰雹天气,造成989户4357人受灾,农作物受灾面积263.8公顷,成灾面积203公顷,绝收112.3公顷,经济林木损毁2544株,牲畜死亡88只,直接经济损失144.5万元。
④6月4日16~20时,州内发生强对流天气,昭觉、美姑、宁南、越西、金阳、西昌、喜德、普格、木里9县(市)出现冰雹灾害,累计:81乡镇147227人不同程度受灾,1人死亡,72人紧急安置转移,房屋受损6793间,倒塌103间;畜禽死亡380头(只),农作物受灾20349.6公顷,绝收6249.5公顷;此次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8226.95万元,其中农业经济损失26328.95万元,家庭财产损失1035万元,基础设施损失16万元。详情如下:
6月4日16~20时,昭觉县冰雹、大风、强降雨、雷电造成比尔、则普、永乐等29个乡镇共64039人不同程度受灾,1人死亡。房屋受损4644间;畜禽死亡293头(只);农作物成灾9881.1公顷,绝收4446.5公顷;林木受灾157074株。高低压线路倒杆、断杆171基,电杆倾斜327基,断线141处,受损线路27千米,变压器损坏13台,进户线及户表受损152处,经济损失509.0万元。损坏太阳能52个、人畜饮水胶管1千米,村道涵管堵塞损坏8个。新增一个地质灾害隐患点,涉及14户48人。此次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4376.2万元,其中农业经济损失13697.2万元,家庭财产损失300.0万元。
6月4日18时许,金阳县发生风雹灾害,山江、派来等16个乡镇受灾, 38600人受灾,因灾死亡羊22只。农作物受灾648.0公顷,成灾453.6公顷,绝收136.1公顷;花椒受灾21余万株。核桃、橙子、芒果等果树受灾5.5余万株。农房倒塌20户50间,严重损坏177户346间,一般损坏412户822间。农户饮水管道受损5千米,太阳能受损50个,损坏电杆25根。共计经济损失6064万元,其中农业经济损失5720万元,家庭财产损失328万元,基础设施损失16万元。
6月4日19时左右,宁南县遭受风雹灾害,披砂镇、景星乡等13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,受灾人口2351人。经初步统计,农作物受灾3264.6公顷,成灾1305.8公顷,绝收58.3公顷,房屋受损400间,损失10万元。共计直接经济损失3360万元,其中农业经济损失3350万元。
6月4日,美姑县风雹灾害受灾11000人,紧急安置转移72人,农作物受灾2120公顷,农作物成灾1352公顷,绝收面积768公顷;因灾死亡大牲畜65只,倒塌房屋48间,严重损坏房屋63间,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为1550万元,其中农业经济损失915万元,基础设施458万元,家庭财产损失177万元。
6月4日15时15~43分,越西县中所镇、五里箐等9个乡镇突发冰雹灾害,南箐乡最大冰雹直径达2厘米。全县21409人不同程度受灾。烤烟、玉米、核桃、花椒等农作物受灾1264.0公顷,成灾866.1公顷,绝收527.7公顷;房屋一般损坏438户,畜圈损坏215间,太阳能损坏53个。全县直接经济损失达2125.6万元,其中农业经济损失1925.6万元,家庭财产损失200.0万元。
6月4日18时左右,西昌市银厂、大箐等9个乡镇遭遇风雹灾害,造成6166人受灾,玉米、荞麦、青花椒、核桃等农作物、经济林木不同程度损毁,大面积绝收,蔬菜大棚损毁严重。据统计,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约2395.6公顷,其中成灾面积约2035.9公顷,绝收面积约208.7公顷,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13.75万元,均为农业经济损失。
6月4日,喜德县冰雹灾害受灾人口2488人,农作物受灾418.0公顷,成灾350.0公顷,绝收68.0公顷,房屋受损两间。经济损失246.8余万元。
6月4日18~22时,普格县部分乡镇出现了短时强降水、冰雹、大风天气,最大风速达30.7m/s。造成五道箐、荞窝等乡镇678人受灾,房屋倒塌5间,损坏78间,五道箐乡农作物受灾328公顷,绝收28.7公顷;风吹倒白杨树237株、核桃树650株;吹垮猪、羊圈66间。直接经济损失150.6万元,其中农业经济损失120.6万元,家庭财产损失30.0万元。
6月4~6日,木里县暴雨、冰雹灾害造成3个乡(镇)116户496人受灾,其中:农作物受灾面积30.3公顷,成灾面积20.4公顷,绝收面积7.5公顷,经济林木受灾700株。造成直接损失共计40万元。
8. 森林火灾 2016年2~3月,森林火险等级居高不下,火情时发,主要灾情有:
2月18日至20日,木里县固增乡撒洼村出现森林火情,过火面积3公顷。
3月17日凌晨6时许,冕宁县大桥镇大桥水库对面山上发生森林火灾,经过专业扑火队员、武警官兵、民兵、干部群众等展开灭火,西南航空护林站k-32直升机实施吊桶灭火作业,3月18日下午火场明火被扑灭,火灾过火面积约20公顷。
3月19日13时30分,冕宁县王家祠村七组发生森林火灾,火场林相为云南松。武警凉山森林支队、地方专业打火队等1000余人迅速赶赴一线打火,k-32和米格-26两架直升机从六七公里外的安宁河提水灭火。3月22日,明火被全部扑灭,火灾过火面积约65公顷。
9. 连阴雨 9月1~9日及14~29日,州内除木里、会理外,分别出现了5天以上的连阴雨,雷波连续阴雨日数长达16天,持续的阴雨寡照天气对大春作物的成熟、收获和晚秋作物生长产生了不利的影响。
10月上旬后期到中旬前期,州东部、北部地区出现了一段连阴雨天气,对当地大春作物收晒有一定不利影响。
备 注
1、 本公报所采用的平均值按(世界气象组织)规定,以1981~2010年资料为基准。
2、春播低温:州西南部3月中旬至4月上旬,连续≥4天,日平均气温≤12.0℃;州东北部3月下旬至4月中旬,连续≥4天,日平均气温≤10.0℃。
3、干旱的标准以时段和雨量为依据,具体规定如下:
春旱:从3月21日至4月30日,其中任意连续15天的总降水量≤10.0毫米定为一次春旱,若春旱持续≥25天则为一次大旱。
夏旱:时间从5月1日至6月30日止,标准同春旱,若夏旱持续≥20天则为一次大旱。
伏旱:从7月1日至8月31日,其中任意连续10天的总降水量≤10.0毫米定为一次伏旱。
4、暴雨标准:
暴雨:日降水量(08~08时,20~20时)50.0~99.9毫米。
大暴雨:日降水量(08~08时,20~20时)100.0~249.9毫米。
凉山州区域性暴雨:同日州内有5个县出现暴雨,定为一次区域暴雨过程。
5、 秋绵雨标准
从9月1日至10月31日,其中任意连续5天白天有雨、日照≤2.0小时。
6、强降温标准
3至4月和10至11月,72小时内日平均气温连续下降≥8.0℃;12月至2月,72小时内日平均气温连续下降≥6.0℃,即定为一次强降温天气。凉山有9个站及以上达到强降温天气标准,即定为区域性强降温天气过程。
7、寒潮标准
24小时降温10℃以上,且日最低气温低于5℃,即称为寒潮。